战“疫”日记:崔奶奶和我有个约定
时间:2020年2月24日
地点: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
记录人:曾庆兵(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护士)
“只要我还活着,我们以后都要保持联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派出131名精兵强将组成“特战队”驰援武汉,支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晚上20点抵达住宿酒店。经过短暂的休整, 9号我们进驻病房,开始投入战斗。
崔奶奶是92床的患者,属于我们小组分管的病人。第一次看见她,她一个人静静的躺在床上,言语不多,每次给她做治疗时,都会说:“谢谢你们,麻烦你们了。”
崔奶奶今年82岁,是我们病区年龄最大的患者。1月30日因高热、咳嗽、胸闷乏力、活动后呼吸困难收入院。经检测,她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重型)。入院后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左右,由于合并心脏病、高血压、肺功能不全,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崔奶奶住院时间长,身边没有家人陪伴,大小便、吃饭都在床上,这都很容易造成她心理上巨大的压力以及身体的不适,情绪波动比较大。
2月16日,我和我的战友殷羽春、胡小琴、李悦晚上20点来到病房接班,交班同事特别提醒我们,92床崔奶奶白天情绪波动大,对医护人员发脾气,不配合治疗,要求出院回家。我们都知道,崔奶奶并不是对我们不满意,只是长期经受疾病的折磨,她已经失去了信心,她需要有一个发泄的途径,而我们需要正确地引导她,帮助她走出来,建立可以战胜疾病的信心。
当我走进病房,看到崔奶奶坐在床上,嘴里碎碎念地说“衣服全湿了,衣服全湿了。”我立刻拿来衣服和床单,帮崔奶奶换好。她问我:“你说,我有希望出去吗?我是不是出不去了啊?”我握着崔奶奶的双手,安慰她说“崔奶奶,您要有信心,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了,您要配合治疗,肯定可以治愈出院回家的。”“孩子们平时都在外面工作,忙啊,好不容易过年回来了,孙子、孙女也回来了,我又病了。”看到崔奶奶眼睛湿润了,我知道她想家了,她想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了。“曾庆兵,我有个亲戚也叫曾庆兵。”“崔奶奶,您可以把我当做您的亲人,我会一直陪着您,直到您出院。”就这样,我们聊了很多,崔奶奶最后要我和大家说声对不起,今天不该对医生、护士发脾气,她会好好配合治疗。我们添加了微信联系,下夜班休息时通过微信关心崔奶奶,给她加油鼓劲。崔奶奶说“等我出院了,我们也要保持联系,以后只要我还活着,我们都要一直联系下去。”这是我们的约定。
每天上班我都会去检查崔奶奶的衣服、床单、尿片需不需要更换,崔奶奶很少主动要求我们做这些,她说我们都很忙,能不换就不换了,我“狠狠地”批评了崔奶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除了治疗之外,生活护理也特别重要,我们要增加病人的舒适感,让患者活得有尊严。
这几天,崔奶奶的精神好了很多,每天上班见到我都会向我“汇报”做了什么,比如,在床上活动四肢、今天有力气了、饭都吃完了、中药也喝了。这时候的崔奶奶就像一个小孩。
2月19日,充分评估了崔奶奶情况,在征得医生的同意下,我和我的队友搀扶着崔奶奶二十多天来第一次下地走路。在我们的搀扶下,崔奶奶慢慢地走着,朝着厕所走去。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分钟,但可以感觉到崔奶奶非常高兴。我想这也增加了她战胜病毒的信心。
在崔奶奶眼里,我们都是她的孩子。2月21日, 崔奶奶打电话给子女口述了自己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并让子女写成感谢信给我们。电话中她表示,目前病情有所改善,在大家的鼓励和关爱下她有信心打败病毒,早日回家。同时也关心我们医护人员要保护自己。
崔奶奶,祝您早日康复出院。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所有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加油,让我们一起战胜病毒!
我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麻醉中心的一名男护士,现在在武汉协和西院护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护理工作平凡而普通,但在疫情面前,在隔离病房里,我们的每一次治疗,每一句关心和鼓励,对患者而言,都显得意义非凡,这就是一线护士坚守的动力。
与崔奶奶合影!微信联系,给崔奶奶加油!
崔奶奶口述,子女代写的感谢信!
我和我的战友:从左到右依次为曾庆兵、胡小琴、殷羽春、李悦